NEWS
时间:2024-08-15 16:44:17 来源: 作者:
8月20日,“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将在乌鲁木齐开幕,民间艺术表演方阵巡游将组织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3支民间艺术团队,共约1700名民间艺术演员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进行巡游演出。来新疆参加巡游的各省区市民间艺术有哪些?其艺术特色是什么?让我们先睹为快。
广东:舞蹈组合《相遇岭南》(高桩醒狮)
这是一个绚丽灿烂的开场节目,舞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东醒狮、英歌等民间艺术为主,融合广东音乐元素,展示岭南人勇于创新、追赶潮头的欢乐情景。
湖南:苗族女子群舞《我在高山唱》
舞蹈以湖南“十八洞村”为代表的湘西苗族区域,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沐浴时代春风,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使命,正昂首阔步新时代的改革事实,创新运用极富湘西苗族特色的舞蹈素材,表达了苗族人民高歌幸福生活,颂唱伟大祖国的真挚情感。
陕西:横山腰鼓《鼓舞声声迎盛世》
表演以礼赞盛世中国为主题,以横山老腰鼓为主要表现形式,如骤雨般急促的鼓点,如旋风般飞扬的流苏,如猛虎般强健的风姿,展示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率真果敢的品质特征和淳朴憨厚、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演绎出黄土高原上生命的存在之律、活跃之姿、强盛之势。
湖北:滚龙连厢《连厢情》
《连厢情》源于湖北宣恩非遗《滚龙连厢》,结合传统连厢、莲花闹和演唱,吸收民间技艺精华。作品展现了艺人对这一瑰宝的热爱与传承,同时表达土家族与各民族儿女共庆丰收时载歌载舞、感恩美好生活的喜悦。
江西:永新盾牌舞
永新盾牌舞是集武术、杂耍、舞蹈、造型、音乐于一体的传统男子群舞,内含龙门阵、一字长蛇阵、四角阵等8个阵式,展现两军对垒厮杀的激烈场面,体现了勇于拼搏、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2006年该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江苏:女子群舞《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作为江苏地域文化的代表性民间舞蹈,在形象形态上尽显“杏花春雨江南”之美,曾被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誉为“真正的生产者艺术”“汉民族鼓舞中的女子柔情花鼓”
北京:“京韵华彩”巡游表演
“京韵华彩”巡游表演主要以北京市非遗项目“南关竹马”和“武吵子”两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组成。其中,“南关竹马”曾代表北京市出访南非,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奥运文化广场进行了精彩展示。“武吵子”起源于元代,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是一种击钹而舞的集体舞蹈,集武术、文吵子和大秧歌于一体,彰显北京民间艺术的深厚底蕴。
云南:彝族烟盒舞《马缨花》和景颇族目瑙纵歌舞蹈《目瑙纵歌》
“烟盒舞”来自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入选首批国家非遗保护名录,以当地民间小调和方言念白为舞蹈音乐,展现彝族青年追求爱情、创造幸福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浪漫和激情;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鼓点、唱歌起舞,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歌舞,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举行。
宁夏:舞蹈《走咧走咧去宁夏》
古老的黄河文明,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古韵,浓郁的民族风情,塞上儿女踏歌而舞,捧掬起贺兰晴雪的高洁,张扬着六盘高峰的豪情,以生命的怒放,赞扬神奇宁夏的美名。
吉林:朝鲜族农乐舞《丰收乐》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文化艺术。
安徽:花鼓灯舞蹈《鼓乡情韵》
充分运用了花鼓灯舞蹈的各种技巧,形成了花鼓灯热情奔放、敏捷、优美的民间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特殊的震撼,给人以美的力量。
山西:舞蹈《花伞情》(伞头秧歌)
舞蹈《花伞情》是在花伞舞的基础上进行再度创编,通过优美的舞姿,绚丽的场景,舞者与花伞融为一体,集中展示了黄土地上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反映了黄河儿女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时代风貌,以及黄土高原淳朴的风土人情。
《竹竿舞》海报。自治区文旅厅供图
海南:黎族民间传统舞蹈《竹竿舞》
《竹竿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竹竿的交织与组合,巧妙灵活地舞出花样繁多的变化,充满活力与欢乐,展示出海南黎族同胞的热情与真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黑龙江:舞蹈《斗熊》
“斗熊”是鄂伦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粗犷古朴、激情豪放,模仿性和节奉感极强的舞蹈《斗熊》诠释和印证了弥足珍贵的鄂伦春族原始狩猎时代的生产生活形态特征,充满神秘的游猎文化特色和民族艺术内涵。
重庆:铜梁龙舞表演《龙腾盛世》
以两条“竞技龙”为道具,舞者动作矫健,舞姿变化多端,人龙一体,形随意动,情景交融,精美大气的套路展现磅礴与细致共存、浩大与精美同辉的龙舞美学。
山东:胶州秧歌《乐翻了天》
胶州秧歌《乐翻了天》以胶州秧歌中的“棒子”和“扇女”这两种青年男女人物角色为元素,展现出山东独特的齐风鲁韵,抒发了生活在胶州湾畔的青年男女们享受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喜悦心情。
河北:扇舞中幡和“罗庄打铁火”
杂技是河北省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中幡将传统杂技元素、当代的表现手段与艺术有机融合,集中体现了河北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文化精神;“罗庄打铁火”为河北省特色民间烟火表演艺术,它源于民间作坊,兴于乡村节日,传承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古老的文化韵味。
辽宁:海城高跷秧歌巡游
海城高跷曾经荣获国家最高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群星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木棍上的东方芭蕾”。
四川:广场舞《盛开的羊角花》
这支羌族舞蹈队曾获2023年四川省第八届群众广场舞集中展演一等奖、四川群星奖,2024年获得全国职工健身舞(操)广场舞类第一名。
福建:舞蹈《豆“福”畲娘》
福建,纳百祥、聚万福,用畲族故事讲好“福”文化,打响“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文旅品牌。节目展现畲家豆腐制作过程,“磨”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摇”出团结一心共发展的梦想。
内蒙古:广场舞《欢腾鄂尔多斯》
广场舞《欢腾鄂尔多斯》地域文化浓厚,节奏欢快热烈,表达了鄂尔多斯人奔腾向前、创造美好生活的拼搏状态和激昂勇气。
广西:壮族天琴歌舞《民族团结花盛开》
广西的节日,歌不停舞不休,历经千年演变,在八桂大地上开出灿烂之花。领略广西的节日风情,共同见证民族团结之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
贵州:琵琶歌《让我陪你坐一夜》
侗族琵琶歌(侗语称“嘎琵琶”)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是主要流传于贵州侗族地区及周边的民间歌曲。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侗族琵琶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天津:秧歌“小车汇”
小车汇作为传统的秧歌舞蹈,融于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哪吒闹海形象,具有舞步欢快、扮相逼真、扭唱逗浪、幽默风趣等特征。
甘肃:凉州攻鼓子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于武威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法,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号称西部“鼓魂”,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三江之舞》玉树传统民间伊舞
“伊”既是各种歌舞的统称,也可指区别于其他民间歌舞的单一的弦子舞,是玉树地区最民众化的舞蹈。“伊”的舞曲欢快,节奏鲜明,现已成为青海玉树地区男女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
上海:奉贤滚灯
“奉贤滚灯”是流传于上海奉贤的集舞蹈、杂耍、体育、武术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注重力的展示,表演形态豪放洒脱,是民间节庆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艺术形式。
西藏:舞蹈《暖阳下的欢歌》
流传在西藏山南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吟唱、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集体歌舞。每逢节假日,人们围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边,分班歌唱,从左到右沿圈踏步走动。
河南:少林雄风和确山打铁花
《少林雄风》浓缩少林功夫之精华,将少林功夫中的禅、拳、功、武和绝技融为一体,展现出少林功夫禅拳归一、内静外猛、立足实战的独特风格;确山打铁花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的美誉,是一种由民间工匠共同祭祀太上老君而举行的活动,后来演变为民间比较综合的庆祝祈福仪式。
《龙舞》海报 自治区文旅厅供图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长兴百叶龙)
《百叶龙》表达了中国南方民间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是中国最神奇、最美丽的龙舞,曾出访许多国家和地区,蜚声海内外。百叶腾龙,龙舞中华,百叶龙将为现场的各位来宾送来吉祥,献上真诚的祝福!